2009年2月24日

金寶山--相關業務洽詢

金寶山 秉持「關懷生命‧尊重自然」的精神,
「將心比心‧待客如親」的態度,圓滿每一段精彩的人生。
自創業至今廿餘年來,支持政府政策:公墓公園化,
打造全台第一個以藝術、人文、宗教、景觀為主的現代化墓園,
保持著從不懈怠的熱忱,和從不停止的自我要求,
在美化人生終點的社會責任和道德使命裡,以永續經營的信念,承諾永恆堅持完美。

金寶山 集團總裁曹日章位於台北縣金山的「別墅」,
鄰居是一個金寶山客戶的墓地;別墅裡的牆上顯目的三行字

倒數計時.1286.及時行樂

「1286」這個數字是在一個夏日午後本刊記者前往採訪時掛在牆上的數字,
顯示曹日章計算自己活在世上的日子。在曹家,包括整個金寶山集團的上上下下,
死亡這個話題永遠不會是一個禁忌,因為他們最主要的顧客關係,
就是在死亡之後才發生的。

當初為了破除員工的迷信,他還刻意選擇一塊在金寶山園區裡最潮濕、最偏僻、風水看起來
不怎樣的倉庫蓋住家。看到老闆自己都百無禁忌搬進了墓園,一些大膽的員工才接著跟進。
「現在,要住進金寶山的員工還要抽籤,因為員工宿舍已經不夠住了」

敢砸錢,花三億請朱銘率領二十餘匠,雕碩千佛石窟,業界地位賓士級

為了要破除迷信,改變一些習俗,他還曾經讓自己的兒子、兩個女兒在同一天結婚,
而且挑的日子是一年裡頭時辰最差的一天。

五年前,曹日章因為腳疾開刀之後,更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面對死亡,就是幫自己的生命倒數計時,每天更換牆上的數字。如果五年後沒死怎麼辦?呵呵呵,那就算賺到啦!曹日章笑著說。

創立金寶山,年滿三十年,曹日章說,過去要跟人家推銷一塊有完整規畫的墓地,
沒有人聽得懂;更聽不懂的是,類似「墓園是為活人蓋的」之類的話。

金寶山在國內殯葬業首創有二千五百個停車位、咖啡廳、餐廳,其他像是冷氣、室內電梯這些過去殯葬業想都不會想過的投資,一一都先出現在金寶山。

曹光澯分析,以台灣殯葬業一年的產值大約有八百億元,保守一點說也有五百億元,而金寶山在其中的市占率可能一%都不到,但是一般人談到金寶山,卻不會忽略它「賓士級」的地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